“心”融金刚钻 专揽瓷器活
作者:陆一平
  南浔古镇下塘东街上有间“锔巷·张”工作室,主人张北是一位能给予瓷器第二次生命的锔瓷匠人。   “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碎。”瓷器也是如此,磕碰造成的破损,常让爱瓷之人痛心不已。这时就需要锔瓷匠人的巧手来修补“缺憾”。   今年40岁的张北,四代家传锔瓷技艺,20年前从黑龙江移居南浔,从懵懂青春到不惑之年,张北对锔瓷的执着与坚守,让她在业界有了响亮的名气。“我和姐姐的锔瓷手艺是家传的,我们想用自己的技术,为爱瓷之人弥补心中的遗憾。”张北这样说。   锔瓷技艺,在唐朝已初见雏形,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上就画有锔瓷作坊。可见宋代时锔瓷的器具工艺已经非常完备。   当一件瓷器破碎后,古人就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,经过摸索实践,总结出一套锔瓷技艺,流传至今。   张北对瓷器有着由衷的热爱。为修补客人送来的破损瓷器,往往一坐就是一天,经常连午饭都忘记吃。她的修复技艺如行云流水,经过捧瓷、捆扎固定、定点钻孔、锔钉等10余道工序,受损的瓷器便在她手里“涅槃重生”,焕发出新的生命。   锔瓷重在锔钉,钉的尺寸、形状等取决于被修复物件的大小和胎壁厚薄,随物赋形。张北所用的锔钉都由自己制作,有金钉、铜钉、花钉等。锔钉最能体现手艺人的水平,因为锔钉的韧性决定了锔补后的瓷器的寿命。打孔,也是锔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,薄薄的瓷器,毫厘之差也可能导致失败,所以锔瓷过程中,需要心如止水、心物合一。俗语说,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。但有了金刚钻,还得有“心”,才能“复活”瓷器。   除了传承祖传技艺,张北也对传统锔瓷技艺进行创新。经过不懈努力,现在的她,已将美学融入锔瓷技艺中,她做到了让锔钉与瓷器原有的图案融为一体,成为重生的瓷器艺术上的巧妙装点。   能让锔艺臻于完美的手艺人张北,堪称“守艺”人。 记者 陆一平 摄影报道
“心”融金刚钻 专揽瓷器活
作者:陆一平 时间:2021-10-22 地点:湖州->南浔区 类型:文化->文化遗产->非物质
1/24 aaa
主说明:  南浔古镇下塘东街上有间“锔巷·张”工作室,主人张北是一位能给予瓷器第二次生命的锔瓷匠人。   “世间好物不坚牢,彩云易散琉璃碎。”瓷器也是如此,磕碰造成的破损,常让爱瓷之人痛心不已。这时就需要锔瓷匠人的巧手来修补“缺憾”。   今年40岁的张北,四代家传锔瓷技艺,20年前从黑龙江移居南浔,从懵懂青春到不惑之年,张北对锔瓷的执着与坚守,让她在业界有了响亮的名气。“我和姐姐的锔瓷手艺是家传的,我们想用自己的技术,为爱瓷之人弥补心中的遗憾。”张北这样说。   锔瓷技艺,在唐朝已初见雏形,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上就画有锔瓷作坊。可见宋代时锔瓷的器具工艺已经非常完备。   当一件瓷器破碎后,古人就开始琢磨如何将破碎的瓷器修补好,经过摸索实践,总结出一套锔瓷技艺,流传至今。   张北对瓷器有着由衷的热爱。为修补客人送来的破损瓷器,往往一坐就是一天,经常连午饭都忘记吃。她的修复技艺如行云流水,经过捧瓷、捆扎固定、定点钻孔、锔钉等10余道工序,受损的瓷器便在她手里“涅槃重生”,焕发出新的生命。   锔瓷重在锔钉,钉的尺寸、形状等取决于被修复物件的大小和胎壁厚薄,随物赋形。张北所用的锔钉都由自己制作,有金钉、铜钉、花钉等。锔钉最能体现手艺人的水平,因为锔钉的韧性决定了锔补后的瓷器的寿命。打孔,也是锔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,薄薄的瓷器,毫厘之差也可能导致失败,所以锔瓷过程中,需要心如止水、心物合一。俗语说,没有金刚钻,别揽瓷器活。但有了金刚钻,还得有“心”,才能“复活”瓷器。   除了传承祖传技艺,张北也对传统锔瓷技艺进行创新。经过不懈努力,现在的她,已将美学融入锔瓷技艺中,她做到了让锔钉与瓷器原有的图案融为一体,成为重生的瓷器艺术上的巧妙装点。   能让锔艺臻于完美的手艺人张北,堪称“守艺”人。 记者 陆一平 摄影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