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浔:藤桥焕“新生”
2019-04-17 作者:祝原 王艳琦浏览数:391
图片分类:交通->公路->县乡公路 || 交通->小桥小路->小桥 || 社会->社会问题
事件地点:湖州->南浔区
图片分类:交通->公路->县乡公路 || 交通->小桥小路->小桥 || 社会->社会问题
事件地点:湖州->南浔区
支持
键翻阅图片

摘要:位于南浔区菱湖镇竹墩村的种德桥自去年年底开启了保护性修缮。种德桥又名藤桥,始建于明朝天顺元年(1457年),距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,老湖州人都知道,早在清同治年间《湖州府志》中以藤桥命名的“藤桥晓月”景观就被列为湖州胜景之一。
但藤桥由于岁月侵扰,在修缮之前早已“浑身是病”,桥梁出现石板破损、拱券变形、横梁开裂等问题。而古桥修缮工作的专业要求和严谨程度不亚于修复一件古字画,所以这次修复藤桥的工人都是从业二十年以上的老工匠。老工匠选用的石料有严格的要求标准,打磨时也十分费劲,需要根据古桥的实际情况“量体裁衣”。
藤桥损坏的原因除了岁月侵扰,还有桥上植物对它的破坏。由于桥体内一些杂树的根系膨胀,导致部分桥面因此被破坏。在这次的修缮过程中,文保部门对藤桥有影响的植物进行了系统性的清理。但对于构成“藤桥晓月”这一景观至关重要的古藤,他们在修缮过程中则是小心翼翼地做好了相关保护工作。 祝原 王艳琦/摄
但藤桥由于岁月侵扰,在修缮之前早已“浑身是病”,桥梁出现石板破损、拱券变形、横梁开裂等问题。而古桥修缮工作的专业要求和严谨程度不亚于修复一件古字画,所以这次修复藤桥的工人都是从业二十年以上的老工匠。老工匠选用的石料有严格的要求标准,打磨时也十分费劲,需要根据古桥的实际情况“量体裁衣”。
藤桥损坏的原因除了岁月侵扰,还有桥上植物对它的破坏。由于桥体内一些杂树的根系膨胀,导致部分桥面因此被破坏。在这次的修缮过程中,文保部门对藤桥有影响的植物进行了系统性的清理。但对于构成“藤桥晓月”这一景观至关重要的古藤,他们在修缮过程中则是小心翼翼地做好了相关保护工作。 祝原 王艳琦/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