沉默中的感人教育 无言中的湖城大爱
2019-04-10 作者:项飞浏览数:2958
图片分类:教育->特教->聋哑教育 || 教育->特教->弱智教学 || 教育->教师->特教教师
事件地点:湖州->吴兴区
图片分类:教育->特教->聋哑教育 || 教育->特教->弱智教学 || 教育->教师->特教教师
事件地点:湖州->吴兴区
支持
键翻阅图片

摘要:虽然有着16年的教学经历,但面对一名中度智弱孩子的时候,曾佳英还是显得有点力不从心。半个小时左右,茫然的孩子终于完成一幅简单的临摹画,已是满头大汗的曾佳英向孩子竖起了大拇指。
在对面的4楼,曾佳英的爱人魏俊也在教九年级学生绘画,教室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创客实验室。每周一,学生整个下午都在这里度过。九年级学生每周有2节美术课,他们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耗时半年。画架上这些即将完成的画,也将是他们今年的毕业作品。
湖州市特殊教育学校,曾佳英和魏俊夫妇是一对特别的聋哑教师。
曾佳英小时候因为不明原因导致聋哑,她是1987年成立的市聋哑学校的第一批学生,毕业后考入宁波市聋哑学校继续高中学业,1998年考入长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。 2003年作为我市第一名聋哑大学生回到母校任教,目前主要教学生美术工艺课。而和曾佳英相识于大学的魏俊来自江西南昌,毕业后曾在家乡一所建筑设计院工作,2007年来到湖州和爱人相聚。
相同的遭遇以及任教多年的经历,让孩子们和曾佳英夫妇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,有时不需借助手语,仅凭一个口型,一个眼神,就能完成一次师生间的交流。
但相比正常学校的教学,这里的学习进度比较慢,传授需要更多手把手的示范,而每个孩子点滴的进步,老师的鼓励也会紧随其后。
在曾佳英和魏俊的教室,墙上都有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展示。从学生就业考虑,学校除了日常教学外,还包括重要的技能培训,而美术工艺和绘画课就是其中一项。
魏俊说,虽然很多孩子失聪,但他们中很多人都有各自的天赋,美术教学,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基本功,能为他们未来走进社会打下基础。 项飞/摄
在对面的4楼,曾佳英的爱人魏俊也在教九年级学生绘画,教室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创客实验室。每周一,学生整个下午都在这里度过。九年级学生每周有2节美术课,他们完成一幅作品需要耗时半年。画架上这些即将完成的画,也将是他们今年的毕业作品。
湖州市特殊教育学校,曾佳英和魏俊夫妇是一对特别的聋哑教师。
曾佳英小时候因为不明原因导致聋哑,她是1987年成立的市聋哑学校的第一批学生,毕业后考入宁波市聋哑学校继续高中学业,1998年考入长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。 2003年作为我市第一名聋哑大学生回到母校任教,目前主要教学生美术工艺课。而和曾佳英相识于大学的魏俊来自江西南昌,毕业后曾在家乡一所建筑设计院工作,2007年来到湖州和爱人相聚。
相同的遭遇以及任教多年的经历,让孩子们和曾佳英夫妇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,有时不需借助手语,仅凭一个口型,一个眼神,就能完成一次师生间的交流。
但相比正常学校的教学,这里的学习进度比较慢,传授需要更多手把手的示范,而每个孩子点滴的进步,老师的鼓励也会紧随其后。
在曾佳英和魏俊的教室,墙上都有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展示。从学生就业考虑,学校除了日常教学外,还包括重要的技能培训,而美术工艺和绘画课就是其中一项。
魏俊说,虽然很多孩子失聪,但他们中很多人都有各自的天赋,美术教学,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基本功,能为他们未来走进社会打下基础。 项飞/摄